19分鐘,可以做很多事情.
你可以染髮,你可以在牙醫那邊補一顆牙齒,你可以訂好Pizza.
你可以從市政府捷運站坐到台北車站來回.
你也可以讓世界嘎然而止.
看完這本書,我心裡面的善惡掙扎辯論.
我不懂.
我鄉愿似的詢問我美國的友人,
希望書裡面所寫的世界其實並不存在美國,或是情況沒有那麼嚴重.
但是,從我朋友處聽來的簡潔陳述.
我只能說,我的鄉愿沒有得逞.反而我陷入了更深刻的辨證思考邏輯之中.
美國的教育體制出了什麼問題?
為何被欺壓的小孩不能有正義被伸張,除非自己要勇敢站出來反擊?
這是什麼樣的思考邏輯?
你如果不想要被欺負,請自備以惡制惡的能力?
如果仇恨只能帶來仇恨,為何這個號稱自由的國家卻倡導暴力?
是否因此讓美國的總統總是喜歡以一種”硬漢”的形象來包裝暴力的侵略?
是否只要被包裝成反擊,一切的暴力行為就有了合法並且合理的解釋?
我的問題不斷的湧出,
我真的不懂,因為我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童年,或是青少年.
因為在我成長的過程中,
品德的教育一直很深耕,同時,內涵知識的養成與注重外表的追求更注重
因此,若想要備受歡迎,將書讀好,將專長養成去比賽.
並不是選擇去欺負別人,踩著他人的淚水來讓自己成為受歡迎的小孩.
這是什麼樣的邏輯概念?
擅長體育,為校比賽,因此就擁有了欺侮同學,嘲弄同學的特權?
為了不要成為受害的一群,因此就得學會踩著別人的頭上往上爬?
這究竟是什麼樣的學程教育?
這就是我們大家一直認為的,”開發自由”的教育方式??
這裡面有多少功課優異卻被嘲笑怪胎的學生流的眼淚?
同時又有多少不想要突出,只求不被注意者以免遭殃的無助?
Bully, 書中稱此行為為霸凌.用詞精準.
然而,你真的以為台灣教育制度沒問題嗎?
我週遭親友的小孩正正是學童霸凌行為下的受害者.
當我知悉時,我震驚不已,我卻不知道該做什麼.
他有報告老師,所得到的卻是更嚴峻報復行為.
所以,老師可以教導,可以建議的是什麼? 學會自衛吧.
友人告訴我,這只不過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情,
因此,
學會接受被霸凌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過程,
學會將被霸凌的回憶封鎖,
學會在未來的做人處事中要處處小心不要又變成可被欺凌者.
學會注重追求可以不讓別人鴨霸的一切-外表,金錢,權力......
親友的小孩因此學會冷血,認為只要達成目的,其他一切可犧牲.
包含生命.
他所學的是生物科學,需要動物實驗.
因此,他學會生病是可犧牲的.
在他最早的期望學習這門學科的原因,
竟然是因為他希望可以製造殺傷力強大的武器,
為了達成這個目標,就算要為恐部分子工作也無所謂
為什麼?
為什麼價值觀遭到這樣的扭曲?
為什麼我要學會接受甚至默默承受這些不正確的事情?
這是什麼樣的道理???
我不懂,因為我沒有經歷過.
真的是因為我幸運嗎?
我知道教育正在改革,希望學童的創意可以充分被發揮.
但是如何可以同時兼顧品德的養成呢?
如果打罵是不可以使用的方法
那我們是否已經思考出讓學生不會掉入以暴制暴的輪迴中?
我們如何讓學生在人格養成中,
教導她們富正義感,愛心,以及濟弱扶強
而不是因為害怕自己再次成為受凌者,
因此不斷的追求外在的堡壘去保護自己?
外在是虛無又脆弱的,
只有內在的堅實才是真正的強者.
我的世界太完美太過樂觀嗎?
我是個備受寵愛的幸運兒嗎?
只因為我深信人性本善?
只因為我認為沒有誰有權力去傷害別人?
在美國已經發生幾次的校學槍擊案件後,
在我們仍然盲目追求教改將自己的教育體系更相似別人時
我們是否真切的評估過所有的利弊了?
親友的小孩是教改的第一屆”受惠”兒童.
他卻享受不到我所享有的童年.